| 無障礙訪問 | English

通知公告

聯系我們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北京市豐臺區角門北路10號

010-67563322

crrcweb@163.com

通知公告

關于舉辦北京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腦血管病康復進展培訓班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10-09 瀏覽次數:
字號:
+-14

各相關單位: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一科將于2023年11月8日-11月11日在北京舉辦腦血管病康復進展培訓班,該培訓班為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項目編號:2023-16-01-028(京)),學習結束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市級I類繼續教育學分8分。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神經康復一科是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以腦血管病康復為特色的神經康復科室,腦血管疾病是神經康復學科主要的康復治療對象,是康復醫學重點發展和關注的疾病群,腦血管病康復是康復醫學教育的重點教學內容,是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醫學專業教師需要學習掌握的專業知識能力。近年來腦血管病康復的基礎研究、急性期治療、康復評定及康復治療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本次培訓項目,致力于使廣大康復工作者學習腦血管病康復領域的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進展,掌握腦血管病康復相關評定新技術、康復治療新方法,提高臨床能力和教學科研水平?,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神經康復一科

  二、培訓對象

  本次培訓班招生對象為康復科醫師、神經科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康復專業教師等人員。

  三、培訓時間

  2023年11月8日-11月11日(11月7日13:30—16:30報到,11月11日下午撤離)。

  四、報到及培訓地點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西區)中國殘疾人康復人才教育基地,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角門北路18號(地圖及交通路線見附件2)。

  報到地點:中國殘疾人康復人才教育基地3013房間。

  五、培訓內容及教學團隊

  (一)培訓內容

  本培訓班將介紹腦血管病康復的基本理論、介紹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多種治療方法、介紹腦血管病康復治療的前沿技術和治療進展,并結合具體案例鞏固學習的知識。

  (二)教學團隊

  項目負責人是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一科主任劉麗旭主任醫師。授課專家包括張通、張擁波、王樹鋒、劉建華、黃富表、張慶蘇、叢芳、劉勁松、張曉穎等多年從事神經康復的醫生、康復治療師(詳細師資簡介見附件1)。

  六、報名注冊

  學員需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完成線上報名,也可與工作人員聯系報名。報名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日。

圖片3.jpg

  七、費用與發票

  (一)培訓費

  培訓費1800元/人,3人或以上團體報名1500元/人,培訓班期間午餐統一安排,早晚餐及住宿自行安排;不安排接站,自行前往培訓地點,費用自理。培訓班共招收學員80名,按照繳費先后順序錄取,額滿為止。采取銀行匯款方式繳費。

  開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洋橋支行

  收款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銀行賬戶:1105 0162 5100 0977 7777

  納稅人識別號:121 00000 40000 30241

  轉賬時請填寫備注:腦血管病康復班+學員姓名+手機號

  繳費截止日期:2023年11月3日

  (二)發票開具

  本次培訓班一律發送電子發票,請在報名時務必填寫正確的開票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碼,接收發票的電子郵箱。

  八、學分授予

  參加培訓且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市級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8分,學習班結束四周后,可在市級CME項目網上申報及信息反饋系統 (網址https://bjcme.haoyisheng.com)點擊“學員學分查詢/證書打印”,輸入相應信息,自行下載打印電子學分證書。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楊宇琦 15810471551

         厲含之 13552315320

  附件:1. 師資簡介

     2. 地圖及交通路線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教育處

  2023年10月9日

  附件1

腦血管病康復進展培訓班師資簡介

(按課表先后順序)

圖片4.jpg

  張通,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山東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神經康復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神經病學及神經康復的醫教研工作,在腦血管病、腦外傷、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如帕金森病)等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深厚的學術造詣,并有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及影響力,為目前國內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從事神經病學及神經康復專業的臨床工作30余年,多次榮獲國家級及省級優秀“健康衛士”稱號?!吨袊祻碗s志》副主編、《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副主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中文版)編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編委、《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 CMJ)編委、《中華神經科雜志》編委,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學術兼職: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常委兼神經康復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常委兼神經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多學科康復診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醫工結合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卒中學會卒中康復分會主任委員,等。

圖片5.jpg

  張擁波,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神經疾病中心副主任兼神經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生化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疾病預防與腦健康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重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神經內科學會腦小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卒中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自然科學基金共七項,發表中英文文章百余篇。

圖片6.jpg

  王樹鋒,一級主任醫師,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副主任,周圍神經診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周圍神經外科學組副組長。研究方向: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學術成就:在創傷性臂叢神經損傷方面,設計了健側C7神經根移位的新術式---經椎體前通路移位,成功開展了健側C7經椎體前通路與患側下干直接吻合的新術式。經一次性手術,通過三個神經移位,恢復全臂叢神經撕脫傷患者的主動拾物功能。上述研究使全臂叢撕脫傷手功能重建這一世界難題獲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在國內,歐洲多國,美國、印度等國家逐步推廣。 2015年該技術被命名為“王氏技術”(The Wang Techniques)。在腰骶叢撕脫傷方面,總結了腰骶叢神經損傷的常見臨床分型,設計了健側閉孔神經移位術,均為國內外首創、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開創了周圍神經損傷診治的一個新領域。

圖片7.jpg

  劉麗旭,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一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及神經康復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神經康復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數項,近年發表論文50余篇,獲得軟件著作權3項。

  學術兼職: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后醫學教育康復專委會委員兼總干事,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康復學組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委員,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

圖片8.jpg

  劉建華,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PT3科主任治療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及研究生院。1988年開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參加工作,2003年在日本取得物理治療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并取得日本物理治療師(PT)的國家資格(中康第一位獲得此國際資格的治療師),日本物理治療(PT)協會及世界物理治療(PT)聯盟成員。主編及參編高等院校教材及其它康復專業書籍近30冊,發表論文20余篇。

  學術兼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培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老年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殘疾人康復協會副會長,中國腦卒中學會康復分會委員,《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編委,等。

圖片9.jpg

  黃富表,博士,副主任治療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作業療法科(OT科)主任,作業療法學教研室主任。擅長腦血管疾病、脊髓損傷、老年疾病、骨關節疾病、肩袖損傷、肩周炎、慢性腎病等疾患的康復治療。研究方向:應用近紅外腦功能成像技術(fNIRS)開展康復治療機制研究。近5年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子課題負責人),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局級科研項目7項,獲中國康復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專著5部,副主編3部。

  學術兼職: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康復專業工作組專家,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治療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齡健康服務與標準化分會常務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Frontiers in Neurology》、《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編委、審稿人。

圖片10.jpg

  張慶蘇,副主任醫師,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聽力語言科科主任,言語治療教研室主任。從事聽力、言語語言及吞咽障礙的康復工作20余年,是北京市康復診療多學科工作中心專家。近年來發表論文30余篇,作為主編和副主編參編教材《語言治療學》《吞咽障礙康復治療技術》《失語的認知心理學評估與治療:臨床指南》等5本著作,目前承擔省部級和局級課題各1項,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中國中醫藥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學術兼職:中國康復醫學會言語聽力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老年疾病預防與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特聘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康復醫學專業職稱考試審題專家庫專家,北京康復醫學會言語聽力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吨袊犃φZ言康復科學雜志》、《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編委,等。

圖片11.jpg

  叢芳,博士、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理療科主任。長期從事康復醫學與康復治療技術的醫、教、研及培訓工作,發表專著論文多篇、發明專利及軟件著作權6項。

  學術兼職: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常務委員兼康復治療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委員兼水療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循證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常委,等。

圖片12.jpg

  劉勁松,工學學士,工程師,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假肢矯形中心主任,康復工程教研室主任。曾在德國聯邦矯形技術學院學習假肢矯形技術,獲得國內首批國際假肢矯形學會(ISPO)一級假肢矯形師資格。長期致力于假肢矯形器技術方面的臨床以及教學工作。先后獲得了BSPTS-Schroth、SBP-Schroth、SEAS等脊柱側彎治療認證;擅長各種上肢假肢、下肢假肢的設計、裝配與康復;各種下肢、脊柱矯形器的設計、裝配與康復;特發性脊柱側彎的康復評估、康復訓練以及脊柱側彎矯形器設計與適配;小兒麻痹后遺癥矯形器疑難病例的處理;腦癱矯形器、骨科疑難矯形器的設計與適配;足部矯形器的設計與適配。參與多項國家級以及省級課題研究,獲專利5項,主編、副主編教材3部,參編專著8部。

  學術兼職: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輔具應用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常務理事、國際保肢協會中國區副主席、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矯形分會副會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輔助器具專業組組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功能重建專委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足踝康復專委會常委,《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審稿人等。

圖片13.jpg

  張曉穎,博士,副研究員,注冊音樂治療師,現任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心理科副主任,音樂治療中心負責人。先后獲得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碩士和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博士學位。作為骨干參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廳局級課題5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包括JCR Q2以上SCI期刊在內的學術文章10余篇,共同作者45篇,參編專著8部,主譯專著1部。

  學術兼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特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治療師行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注冊督導師,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委員,CCF計算藝術分會執行委員,等。

  附件2

地圖及交通路線

  一、培訓地點區位圖

  中國殘疾人康復人才教育基地(中國康復研究中心西院區北側樓),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角門北路18號

微信截圖_20231009152405.jpg

  二、交通路線

  (一)首都機場至培訓地點交通路線

  由首都機場乘機場線至三元橋地鐵站;三元橋轉10號線,角門西下車B出口;向北700米,十字路口右轉路南即到。

  (二)大興國際機場至培訓地點交通路線

  大興國際機場線(草橋方向)至草橋站;草橋站轉10號線,角門西下車B出口;向北700米,十字路口右轉路南即到

  (三)北京站至培訓地點交通路線

  地鐵2號線,在宣武門下車轉4號線,馬家堡站下車C出口;向南100米,十字路口路南即到。

  (四)北京西站至培訓地點交通路線

  從北京西站乘坐地鐵7號線,菜市口下車,轉4號線;)乘地鐵4號線,馬家堡站下車C出口;向南100米,十字路口路南即到。

  (五)北京南站至培訓地點交通路線

  從北京南站乘地鐵4號線,馬家堡站下車C出口;向南100米,十字路口路南即到。


  腦血管病康復進展培訓班的通知.pdf

相關科室| 相關醫生| 相關文章| 相關咨詢| 相關視頻| 相關疾病

相關專家

姓名:張曉穎 副研究員 詳細

專長:

(1)卒中后失語癥的旋律發音治療;(2)卒中后構音障礙的構音訓練;(3)腦損傷后意識障礙的音樂促醒治療;(4)慢性阻塞性肺病、脊柱脊髓損傷后呼吸功能障礙的聲樂呼吸訓練;(…

簡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心理科音樂治療中心負責人、副研究員。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碩士;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博士。注冊音樂治療師(MT-BC);神經學音樂治療師(NMT)。中國音樂治療師行業委員會注冊督導師。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相關疾病

2012年中文视频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欧美一级A片免费全部完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